欢迎来到幼教情教育官方网站!
企业价值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缴润凯:“国培”十年园长培训的举措、成就与反思
来源:admin     日期:2020-11-13     阅读:0
  一、“国培”十年园长培训的举措
 
  (一)强基固本,牢牢把握园长持续性专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
 
  “国培计划”发轫于2010年发布的《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2011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出台,将“幼师国培”纳入其中。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印发,园长培训正式成为“国培计划”的一部分。2018年,中共中央出台《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到要“全面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坚持精准培训、全员覆盖”,发出新时代干部培训的最强音。在开展园长培训的同时,制定了多项相关标准,强基固本,为园长持续性专业发展保驾护航。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成为各院校(机构)设置“国培计划”培训课程、研制项目实施方案的指南。2015年,教育部发布《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为园长培训提供了根本依据。2017年,教育部又发布《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指南》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等文件,致力于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见,系统化的标准与政策配套出台,为园长培训的扎实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助推了园长持续性专业发展。
 
  (二)效益优先,不断完善项目制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园长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明确层级管理体制、规范管理流程,从而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的把控,不断提高园长培训的效能。首先,园长培训实行政府主导的项目制管理方式,即由国家宏观指导,地方分级负责管理园长培训工作。这种管理方式是与我国“中央统一领导,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和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在园长培训机构的选拔方面,国家也作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各地的师范院校、各级教育(教育行政)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其次,为响应“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以网络信息化手段带动园长培训管理的深刻变革。在项目设计阶段,国家层面组织专家现场评审园长培训的实施机构及其培训方案,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并及时反馈。到了项目实施阶段,国家层面通过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控以及督导。培训项目结束后,通过组织参训学员利用网络进行匿名评估等方式,分项目评估培训效果,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到有关机构及部门,立体验收培训效果。同时,通过持续改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程序化流程,整体提升园长培训的实然价值。
 
  (三)彰显底力,构建精准、专业、多维的培训体系
 
  培训模式是实施“国培计划”的落脚点,也是“国培计划”生存与发展的底力所在。“国培”十年,是园长培训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更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内容的十年。园长培训模式呈现出了精准、专业与多元并存的复合特征。其一,培训对象与内容的精准性。优化设计分级分类的园长培训体系,精准把握培训目标,有的放矢地选取培训内容,并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升园长培训的效果。其二,培训机构与培训研究的专业化。培训事业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决定着园长培训的效果。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在于整合各种资源,不断提高培训软硬件设施设备的专业化水平,为构建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与实施高效的教学教务管理提供支撑。园长“国培”经过十年发展,培训机构在前期需求调研、培训方案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专业化建设趋于完备。培训研究的专业化,旨在加强学理探究,利用“经验—理论—实践—经验”的有机生产方式,解决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推动园长培训向更高质量发展。其三,培训模式的多维性。从最初的置换脱产培训、短期培训、远程培训等走向现今创新、多维与个性化的园长培训模式。切实提升园长素质能力,实现园长专业成长,由合格迈向卓越。
 
  (四)重点支持薄弱环节,带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为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国培计划”实施十年是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实现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十年。园长“国培”十年,抓住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聚焦到了关键区域,“对症下药”地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坚持培优补差,促进公办园、民办园园长的专业成长,使他们能够成为提供普惠性服务的带头人,让大多数幼儿能够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其次,坚持扶贫攻坚,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倾斜,抓住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关键地区。中央财政专项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要求,采取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园本实践等方式,对中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至2018年底共培训幼儿园教师和园长196万人次。最后,综合统筹信息化建设、资源建设、团队建设与制度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园长培训的实效。
 
  二、“国培”十年园长培训的成就
 
  (一)从追求数量走向内涵发展,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园长队伍
 
  “国培”十年以来,园长培训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紧密相联,我国对于园长培训的制度设计,也由单纯追求数量逐渐走向内涵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基础的园长持续性专业成长,全方位、立体化地助力了园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工作方针上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园长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少数”,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旗帜,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2011年,为适应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响应“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的号召,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直接面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和转岗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2012 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基础教育“在工作重点上,要转向内涵发展”。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出台幼儿园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通过国家、省、县三级培训网络,大规模培训幼儿园园长、教师”。“国培”十年面向园长的培训,从项目设计到落实、从培训对象的区域确定到资格遴选,既重视均衡又重视质量,兼顾公平和效率,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也符合园长专业成长规律,达到了合法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二)深化综合改革,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园长培训制度体系
 
  “国培”十年间,通过深化园长培训的体制机制建设,基本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园长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就培训制度而言,从“课程标准”到“专业标准”,从各项顶层的“意见”“办法”到具体的“指南”“规划”,指导园长培训的行动纲领渐趋成型。在经费投放方面,中央财政的专项支持与地方财政的专项支持使园长培训拥有了切实可靠的经费来源。从培训机构上看,随着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成立,形成了完整的幼儿园园长培训平台。在纵向上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层级的园长培训项目,在横向上包括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专题培训和高级研修等不同类型的园长培训项目。从管理运行方面看,已基本形成了“管办评”分离,宏中微观高度合作、持续互动的园长培训运作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制订培训规划,研究制订培训实施方案,严格规范和认定培训机构资质,做好招投标工作,指导培训单位科学安排培训课程和内容,监督培训质量,规范经费管理,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可以说,“国培”十年来,经过综合改革,基本建成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分层、分岗、分类的园长培训体系。
 
  (三)名园长引领示范,创造园长培训事业发展的新生态
 
  “国培”注重发挥名园长的高端引领作用,大力培养“能够创新办学治校实践、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社会影响较大”的优秀园长。园长“国培”面向园长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优秀力量、精英力量实施领航工程,专门培养教育家型的园长,以便他们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卓越园长领航工程分为骨干园长高级研修班、优秀园长高级研修班和名园长领航班。数以千计经过培训的名园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所在区域园长队伍中,作为关键力量,引领着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以名园长工作室为最主要的推动方式,大批工作基础好、专业水平高、具备发展潜力的园长在名园长的示范引领之下,获得进一步成长,成为专家型园长的后备人才。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每位领航园长需成立一个工作室,培训基地为各个工作室提供学术支持和专业引领。2018年试点启动的全国首期名园长领航班7位学员已先后建立了各自的名园长工作室,在基地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帮助下,辐射带动了全国百余所幼儿园和百余名园长,形成“同学习、谋发展、共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同时,领航班园长们不仅能够促进其所在幼儿园的改革与发展,还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经验、智慧以及成长案例带动全国幼儿园和园长的发展,从而形成园长培训事业发展的新生态,全面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点带面,夯实教育强国的建设基础
 
  “国培”十年以来,园长培训以点带面,从完善自身建设到完善基础教育干部职后非学历教育体系,推动了全社会重视终身学习氛围的形成,多角度、体系化地夯实了教育强国的建设基础。
 
  终身学习是写入园长专业标准的理念要求,园长作为幼儿园领导者,“5年内累计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若为新任,则“在任职前必须参加不少于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这从学时上对园长的“终身学习”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终身学习”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来,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颇受教育理论研究界的关注,即便从民间谚语“活到老,学到老”也可以看出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中国古而有之,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却并未得到普遍而认真的对待。随着园长“国培”实施的广度、深度和完善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园长作为幼儿教师队伍中的“领导者”躬身实践“终身学习”的行为持续关注,再加上社会发展形势所需,全社会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氛围逐渐浓厚。这对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的全面提升有着积极意义,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
 
  (五)理论反哺,发出中国教育的经验之声
 
  “国培计划”园长培训这十年是借鉴教师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国际国内多学科视野,体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十年。具备科学理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展开坚实的培训行动与改革方略,凝练中国特色、中国概念、中国问题,始终是园长培训的重要任务。将中国园长培训模式推向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发出中国教育培训的经验之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是园长培训的新时代使命。教育部先后在华东师大、北师大成立了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在东北师大成立了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这些均是有机转化园(校)长培训理念与政策的实践场,更是在力图构建中国园(校)长培训的话语体系。笔者所在的东北师大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自2011年成立以来,凝聚幼教精英,整合幼教资源,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多年来,与国际、港澳台、国内多方机构与专家齐心协力,更与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外高校展开合作,开展专题讲座与学术讨论活动,越洋观摩,交流经验,分享智慧,反思进步,合作共赢。
 
  三、“国培”十年园长培训的反思
 
  (一)低重心:继续扩大园长“国培”各类项目的实施规模和惠及范围
 
  近年来,倡导教育家办学,支持校园长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大胆实践,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35年我国需要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幼儿园园长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少数”,应在教育家的成长道路上先行先为。自2014年起,“国培计划”通过多层多类项目的实施,在培训的量与质、规模与结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迎来了更上一层楼的殷切期盼。经过反思,园长“国培”作为层次最高、实施效果最好、最受社会认可的“国”字号培训项目,理应在助推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十四五”期间要加大“国培计划”园长培训规模和力度,培养更多信念坚定、理念先进、治园有方、有使命担当的优秀园长尤其是教育家型园长。同时,基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扶贫的需要,在实施园长“国培”的过程中,还要响应、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的精神,重点开展乡村中小学骨干园长培训和名园长研修,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培养更多能够扎实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带头人。
 
  (二)高质量:进一步提升园长培训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园长培训的质量需以培训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为依托。从2011年园长“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园长培训在对受训者进行分类、分层、分地区地精准识别和选拔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培训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间。“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定期开展专家库人选的遴选工作,建立国家级、市级培训专家库,并要求各地优先从专家库遴选专家,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进行培训。这一举措对保证园长培训质量,促进园长培训者队伍的专业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以兼职为主,队伍不稳定,参与培训的时间也得不到充分保障,并且质量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同时,“国培计划”专家库主要包括“评审评估专家”和“培训教学专家”,并不包括培训管理、课程设计和效果评估等不同角色的专家。因此,“十四五”期间,要致力于打造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园长培训教学和管理队伍,强化培训者专业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园长培训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现代化:加速推进园长培训的信息化建设
 
  “国培”十年以来,我国积极探索、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方法,力图提高培训实效。近年来,网络远程培训因其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成为园长培训中的重要实施方式。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2019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教学方式的应急性革命。线上教学虽然是特殊时期的应急行为,但产生的影响必将是久远的,并将对未来的教育改革产生持续性的积极影响。更有学者断言,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因此,“十四五”时期,我国应顺应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所具有的灵活性开放性特征,打破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互分离、割裂的状态,推动信息技术与园长培训的深度融合,做到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规模化培训与个性化培训相结合。同时,借助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在培训测评、调控、督导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培训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四)科学化:促进园长“国培”中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
 
  目前,我国园长“国培”主要还是由政府供给,培训机构的选择和各地区园长培训名额的确定均由政府主导。以政府行政手段主导的园长培训制度固然具有组织效率高、过程规范、管理便捷、利于监督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管理过细、捆绑过严”的现象。未来的发展中,政府职能应向服务型转变。在对培训机构的遴选上,政府需提升制度能力,发挥元治理作用,落实培训机构的资质标准,改革完善项目投标机制,鼓励项目的协同申报,促进培训机构与幼儿园的合作共生共赢。在过程管理上,应当遵循“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科学理念和原则。培训机构要自觉履行管理义务,加强对参训园长的精准诊断、合理安排研修任务与实训环节,促进园长的常态化学习,提高培训的实效。在培训评价上,综合采取专家线下实地与线上网络相结合的“双线”评价、学员网络匿名评价、第三方单项或多项评价等多方参与的多样化评价方式,加强对园长培训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园长培训任务和经费发放的重要依据。由此,在园长“国培”中,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并构建政府、培训机构与社会的新型三边关系,促进园长培训事业科学合理、高效高质地发展。
 
  (五)立德树人:强化园长的信念情怀和使命担当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设置师德师风培训课程内容,试行师德修养、班级管理等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由此可见,国家对园长培训内容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但从实践来看,各培训机构普遍重视园长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园长教育信念、信仰、情怀和使命担当的强化还有待进一步加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做信念坚定、有信仰、有情怀、有使命担当的园长,才能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把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这需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的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理想与信念的角度引导园长将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信仰和情操与全身心投入、奉献教育事业相联系。未来,在园长培训的过程中,各培训机构要把信念、信仰、情怀、使命担当的强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园有方、人民满意的园长队伍。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政策的变迁:历史... 下一篇:幼儿园如何有效组织游戏活动专题培训